沉淀硬化不锈钢(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

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的合金化特点?为什么具有良好的性能?
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是超高强度钢,其合金化特点是在Cr13的基础上,加入钼、钨、钛、铌等强化元素,这些元素能够形成一系列金属间化合物,如Fe2Mo、Fe2Ti、Fe2Nb、x相(Fe36Cr12Mo10)等,在400~650°范围时效时,在马氏体基体上析出这些金属间化合物,产生沉淀硬化,从而提高了钢的力学性能。而加入的钼、钨、钛、铌等强化元素是铁素体形成元素,必然出现高温铁素体,为了在高温获得单一的奥氏体组织,必须加入奥氏体形成元素,如钴和镍,但是为了不使Ms点过分降低,一般镍控制在4%左右,钴控制在10~20%范围。钴和钼同时加入钢中,能够使沉淀硬化效应特别强烈,因此,一般钴和钼是同时加入钢中的。
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经过固溶处理冷却到室温,组织中除了马氏体外还有大量的残余奥氏体,经过冷处理后可使残余奥氏体大大减少,这时形成的合金马氏体具有较低的硬度和较高的塑性和韧性,加工硬化倾向较小,便于进行各种加工,然后经过时效处理,在时效过程中析出弥散的碳化物,起到了第二相强化作用,加上固溶处理形成的马氏体强化,从而使得硬度强度得到大幅度提高,从而具备了良好的力学性能。

沉淀硬化不锈钢硬度可以用HRC么?
沉淀硬化不锈钢硬度都是使用HRC,因为这个材料硬度高
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沉淀硬化不锈钢有什么作用和不同点
??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经过固溶处理冷却到室温,组织中除了马氏体外还有大量的残余奥氏体,经过冷处理后可使残余奥氏体大大减少,这时形成的合金马氏体具有较低的硬度和较高的塑性和韧性,加工硬化倾向较小,便于进行各种加工,然后经过时效处理,在时效过程中析出弥散的碳化物,起到了第二相强化作用,加上固溶处理形成的马氏体强化,从而使得硬度强度得到大幅度提高,从而具备了良好的力学性能。

17-7PH半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的热轧工艺
这个东西好象不好找了 一起等待吧
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一般用什么材料替代
SUS630是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较好的焊接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已经被大量的推广运用在阀门,轴类及化纤行业及具有一定耐蚀要求的高强度零部件等。
SUS630不锈钢 (日本牌号)
不锈钢:SUS630
添加铜的沉淀硬化型钢种。用于制造轴类、汽轮机部件。
由铜、铌/钶构成的沉淀硬化马氏体不锈钢,含碳量低,抗腐蚀性和可焊性均比一般的马氏体型不锈钢好,与18-8型不锈钢类似,热处理工艺简单,切削性好,但是较难满足深冷加工。
金相组织:组织特征为沉淀硬化型。
用于制造耐蚀性高、强度高的零部件,如轴承类、汽轮机零件。
物理性能编辑
碳 C :≤0.07
硅 Si:≤1.00
锰 Mn:≤1.00
硫 S :≤0.030
磷 P :≤0.035
铬 Cr:15.50~17.50
镍 Ni:3.00~5.00
铜 Cu:3.00~5.00
铌 Nb:0.15~0.45
一般以热处理状态交货,其热处理种类在合同中注明;未注明者,按不热处理状态交货。
SUS630合金是沉淀、淬水、马氏体的不锈钢,和这个等级具有高强度、硬度和抗腐蚀等特性。经过热处理后,产品的机械性能更加完善,可以达到高达1100-1300 mpa (160-190 ksi) 的耐压强度。这个等级不能用于高于300℃ (570F) 或非常低的温度下,它对大气及稀释酸或盐都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它的抗腐蚀 能力与304 和430 一样。
抗拉强度 σb(MPa):480℃时效,≥1310; 550℃时效,≥1060; 580℃时效,≥1000; 620℃时效,≥930
条件屈服强度 σ0.2(MPa):480℃时效,≥1180;550℃时效,≥1000;580℃时效,≥865;620℃时效,≥725
伸长率 δ5(%):480℃时效,≥10;550℃时效,≥12;580℃时效,≥13;620℃时效,≥16
断面收缩率 ψ(%):480℃时效,≥40;550℃时效,≥45;580℃时效,≥45;620℃时效,≥50
硬度 :固溶,≤363HB和≤38HRC;480℃时效,≥375HB和≥40HRC; 550℃时效,≥331HB和≥35HRC;580℃时效,≥302HB和≥31HRC;620℃时效,≥277HB和≥28HRC
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规范:
1)固溶1020~1060℃快冷;
2)480℃时效,经固溶处理后,470~490℃空冷;
3)550℃时效,经固溶处理后,540~560℃空冷;
4)580℃时效,经固溶处理后,570~590℃空冷;
5)620℃时效,经固溶处理后,610~630℃空冷。 金相组织:组织特征为沉淀硬化型。
一般以热处理状态交货,其热处理种类在合同中注明;未注明者,按不热处理状态交货。铁素体型不锈钢
它的内部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其铬的质量分数在11.5%~32.0%范围内。随着铬含量的提高,其耐酸性能也提高,加入钼(mo)后,则可提高耐酸腐蚀性和抗应力腐蚀的能力。这类不锈钢的**标准牌号有00cr12、1cr17、00cr17mo、
00cr30mo2等。
马氏体型不锈钢
它的显微组织为马氏体。这类钢中铬的质量分数为11.5%~18.0%,但碳的质量分数更高可达0.6%。碳含量的增高,提高了钢的强度和硬度。在这类钢中加入的少量镍可以促使生成马氏体,同时又能提高其耐蚀性。这类钢的焊接性较
差。列入**标准牌号的钢板有1cr13、2 cr13、3 cr13、1 cr17ni2等。

沉淀硬化不锈钢有什么作用和不同点
沉淀硬化不锈钢(precipitation hardening stainless steel)是指在不锈钢化学成分的基础上添加不同类型、数量的强化元素,通过沉淀硬化过程析出不同类型和数量的碳化物、氮化物、碳氮化物和金属间化合物,既提高钢的强度又保持足够的韧性的一类高强度不锈钢,简称PH钢。沉淀硬化不锈钢根据其基体的金相组织可以分为马氏体型、半奥氏体型和奥氏体型3类
沉淀硬化不锈钢,在各类不锈钢中通过单独或复合加入硬化元素,而获得高强度、高韧性、高耐蚀性的一类不锈钢 。
根据钢中主要合金元素的含量和所加的硬化元素而分为四大类,即:
(1)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含碳一般低0.1%。通过加入硬化元素(铜,铝,钛和铝等)进行强化,以弥补强度不足。铬含量一般高于17%,并加入适量镍以改善耐蚀性;
(2)马氏体时效不锈钢,含碳不高于0.03%以保证马氏体基体的韧性、耐蚀性、焊接性和加工性,含铬不少12%以确保耐蚀性。另外还加入合金元素钴,进一步改善钢的热处理效果;
(3)半奥氏体型,即过渡型沉淀硬化不锈钢,含铬不少于12%。含碳低,并且以铝作为其主要沉淀硬化元素这类型钢比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有更好的综合性能;
(4)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是在淬火状态和时效状态都为稳定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含镍(高于25%)和锰都高,含铬高于13%,以确保良好的耐蚀性和抗氧化性通常添加钛、铝、钒或磷作为沉淀硬化元素,同时加人微量硼、钒、氮等元素,以获得优良的综合性能 。
沉淀硬化不锈钢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耐蚀性、高抗氧化性和优良的成型性、焊接性等综合性能。
(1)0Cr17Ni4Cu4Nb钢
该钢为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Ms点约150℃,Mf点在30℃以下。马氏体转变完全与否受成分和冷却方式影响。钢中铜以极细小而分散的ε相弥散分布在基体上从而提高强度。H900处理时σb=1310MPa,σ0.2=1170MPa,δ5=10%,ψ=40%。该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蚀性优于一般马氏体不锈钢,与一般奥氏体不锈钢相近。它具有良好的切削性能,不需预热就可以焊接并且焊后可不进行局部退火。它主要用于制造耐蚀和高强度部件如喷气发动机压气机机匣及大型汽轮机末级叶片。
(2)0Cr17Ni7Al钢
这个牌号为半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它是在0Cr17Ni7这一不稳定的奥氏体钢中添加铝,再经过马氏体转变和析出NiAl化合物而硬化的钢种。在RH950处理后,σb=1580MPa,σ0.2=1470MPa,δ5=6%。该钢在氧化性酸中耐蚀性良好,而在像硫酸、盐酸等非氧化性酸中耐蚀性差。经A或A1750处理后的耐酸性更好。而用TH、RH、CH处理后的耐酸性变差。该钢的焊接可采用与奥氏体不锈钢相同的焊接工艺。若采用与母材成分相同的焊条焊接,则焊缝中将出现大量的δ铁素体,造成焊缝韧性的下降,因而焊条中可适当的降铬或增镍。焊接时应采用惰性气体保护以防焊条中铝的氧化。为获得良好的焊接效率,固溶退火后的焊件,更好先进行固溶处理,然后再进行调整和时效处理。该类钢主要用于制造飞机外壳、结构件、导弹的压力容器和构件,喷气发动机零件、弹簧、隔膜、波纹管、天线、紧固件、测量仪表等。
(3)0Cr15Ni25Ti2MoVB钢
该钢为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亦即铁镍基高温合金。钢不仅在固溶态,而且在时效态均为稳定的奥氏体组织。-般由钢中形成金属间化合物来达到提高强度和改善高温性能。在时效态σb=1035MPa,σ0.2=690MPa,δ=25%,ψ=40%。该钢高温强度好,使用温度可达600~700℃。650℃以下的高温屈服强度与室温差不多。低温韧性良好,但存在室温强度低,焊接性能差等缺点 。
而广泛用于**工业和民用工业,例如典型的沉淀硬化不锈钢17-4P,可用来制作在370℃以下,要求耐蚀、耐磨、高强度的结构 。沉淀硬化(析出强化):指金属在过饱和固溶体中溶质原子偏聚区和(或)由之脱溶出微粒弥散分布于基体中而导致硬化的一种热处理工艺。如奥氏体沉淀不锈钢在固溶处理后或经冷加工后,在 400~500℃ 或 700~800℃ 进行沉淀硬化处理,可获得很高的强度。 即某些合金的过饱和固溶体在室温下放置或者将它加热到一定温度,溶质原子会在固溶点阵的一定区域内聚集或组成第二相,从而导致合金的硬度升高的现象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是超高强度钢,其合金化特点是在Cr13的基础上,加入钼、钨、钛、铌等强化元素,这些元素能够形成一系列金属间化合物,如Fe2Mo、Fe2Ti、Fe2Nb、x相(Fe36Cr12Mo10)等,在400~650°范围时效时,在马氏体基体上析出这些金属间化合物,产生沉淀硬化,从而提高了钢的力学性能.而加入的钼、钨、钛、铌等强化元素是铁素体形成元素,必然出现高温铁素体,为了在高温获得单一的奥氏体组织,必须加入奥氏体形成元素,如钴和镍,但是为了不使Ms点过分降低,一般镍控制在4%左右,钴控制在10~20%范围.钴和钼同时加入钢中,能够使沉淀硬化效应特别强烈,因此,一般钴和钼是同时加入钢中的. 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经过固溶处理冷却到室温,组织中除了马氏体外还有大量的残余奥氏体,经过冷处理后可使残余奥氏体大大减少,这时形成的合金马氏体具有较低的硬度和较高的塑性和韧性,加工硬化倾向较小,便于进行各种加工,然后经过时效处理,在时效过程中析出弥散的碳化物,起到了第二相强化作用,加上固溶处理形成的马氏体强化,从而使得硬度强度得到大幅度提高,从而具备了良好的力学性能.
原文链接:优钢网 » 沉淀硬化不锈钢(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