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氮化/软氮化处理的种类及应用

如表1所示,氮化在工业上是从气体氮化开始的,已经开发出使用盐浴的方法和使用等离子体的方法等多种方法,并在广泛的领域中采用。
表 1 氮化处理种类及相关处理
加工方法 | 氮化及软氮化原料 | 主要作用 | |
---|---|---|---|
纯氮化 | 气体氮化 | 氨气 (NH 3 ) | 耐磨性 抗疲劳性 抗 咬合 性 耐腐蚀性 |
等离子渗氮 | 氮 (N 2 ) + 氢 (H 2 ) | ||
【离子氮化】 | NH 3分解气体 | ||
软氮化 | 气体软氮化 | NH 3 + 吸热改性 (RX) 气体 | |
NH 3 + 甲醇(CH 3 OH)分解气体 | |||
固体尿素(CO (NH 2 ) 2)分解气体 | |||
氮基 (N 2 + NH 3 + CO 2 ) 气体 | |||
盐浴软氮化 | 熔融氰化物(CN、CNO)盐 | ||
酸氮化 | 气体氮化 | NH 3 + O(水蒸气、氧气、空气等) | 抗癫痫发作 |
硫化氮化 | 盐浴硫化氮化 | 青盐 (NaCNO, KCNO) + K 2 S | 滑动属性 |
气体硫化氮化 | NH 3 + H 2 S、NH 3 + S 片剂 |
(1) 气体氮化:1923 年开发的一种在氨气 (NH3) 中加热的方法。处理过程包括在500~550℃加热预定时间,在500~520℃充分提高氮浓度,然后在550~600℃扩散。
(2)等离子(离子)氮化:如图1所示,在减压真空室中,被处理材料为阴极(-),炉体或其他电极为阳极(+),氮气(N2)+氢气(H2)。),并施加数百伏的电压。在阴极侧产生的辉光放电中存在的离子(N + 和H + )以高能量与作为阴极的被处理材料碰撞。由于离子的影响,加工产物的温度升高,同时N与Fe发生反应,形成Fe氮化物,Fe氮化物进一步扩散进行氮化。
图1 等离子(离子)氮化的基本原理
(3)气体氮碳共渗:使碳与氮同时扩散和渗透的工艺,渗氮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耐磨性,而主要目的是提高抗疲劳性。在高于一般渗氮温度的560-580℃(通常为570℃)下进行碳扩散。作为一般气氛,使用NH 3 和渗碳气体的混合气体,此外,也使用使用尿素的分解气体和氮系混合气氛的方法。
(4)盐浴软氮化:为快速氮化而开发,在以NaCNO3、KCNO等氢氰酸为主要成分的盐浴中加热,碳也主要从氮中渗出。
(5)硫化氮化:硫(S)也同时扩散和渗透,以增加滑动特性和耐磨性。处理方法有气体硫化氮化和盐浴硫化氮化,这两种方法都会在正常氮化物层的更外表面产生多孔硫化铁(FeS、Fe 3 S 4等)。
在一般的氮化层和软氮化层中,更外层为化合物层,其下为含氮氮化物扩散层。由于化合物层不被用于表现金属结构的标准蚀刻溶液溶解,因此从如图 2 所示的横截面结构中观察到更外层的白色层。该化合物层的成分受加工品的材质和氮化物条件的影响,但一般为氮化铁(Fe 3 N-Fe 2 N、Fe 3 N等),氮扩散层直接在它下面。存在。顺便说一下,在图中,在S15C的扩散层中观察到的针状产物是γ'-Fe 4 N。
图2 等离子(离子)渗氮钢截面结构
从图 2 可以看出,SUS304 的扩散层与非氮化部分相比受到了极大的蚀刻,但此处沉积了大量的氮化铬 (CrN)。因此,该扩散层具有1000HV以上的高硬度,但另一方面,SUS304的耐腐蚀性显着下降,因此在对不锈钢进行氮化处理时必须注意。
钢中所含的合金元素对通过渗氮获得高硬度起重要作用。获得高渗氮硬度更有效的合金元素是Al,其次是Cr和Mo。含有所有这些活性元素的SACM645被用作渗氮钢,因为通过渗氮可以获得较高的表面硬度和扩散层硬度。
在加工条件中,渗氮温度对渗氮层的硬度和深度影响很大。由于渗氮是氮的扩散,所以渗氮温度越高,渗氮层的深度越大,但渗氮温度越高,氮浓度越低,表面硬度越低。例如,表2显示了各种工具钢在500~600℃等离子(离子)渗氮5小时后的表面硬度。SKH51含有大量形成硬质氮化物的元素(Cr、Mo、W等),其硬度自然是更高的,但不管钢种,氮化温度越高,表面越多. 可以看到硬度降低了。
表2 离子氮化工具钢的表面硬度(HV)
钢级 | 氮化温度(℃) | ||
---|---|---|---|
500 | 550 | 600 | |
SK105 | 760-790 | 710-760 | 510-540 |
SKS3 | 860-900 | 780-820 | 500-520 |
skd11 | 1400-1430 | 1110 ~ 1170 | 860-940 |
SKH51 | 1450 至 1480 | 1200-1250 | 950-970 |
原文链接:优钢网 » 7-4 氮化/软氮化处理的种类及应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