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3不锈钢塑料模具钢的淬透性

1 2083年钢淬透性分析
钢的淬透性是钢诸项性能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模具设计、选材,模具加工工序安排、热处理工艺的制订、新模具钢的研发和现有模具钢的改进、钢的质量控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2083钢、2316钢和2085钢是不锈钢模具钢中更常用的,前两种对应于中国SM4Cr13钢、SMCr17Mo钢,而2085钢还没有相应的牌号模具钢。2083钢用于制造52HRC淬火模腔、芯、镶嵌件;2316钢用于制造预硬模具零件,2085钢用于制造模具框架。这些钢结合在一起,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由不锈钢塑料模具钢组成,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模具。由于每种钢在模具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它决定了不同的淬火要求。随着塑料模具的扩大,对钢的淬火要求也越来越高。可以说,不锈钢模具钢以追求更高的淬透性为目标,成为不锈钢模具钢发展的主线。
2083钢是不锈钢塑料模钢的主角,尤其是**镜面模具,粗加工后淬火,硬度达到52HRC。但也有两个缺点:一是钢淬透性低;二是切削加工性差[1]。
淬透性低的后果是:
(1)只能用于制造中、小型模具,不能用于制造大、厚实的中型模具。
(2)淬火时冷却速度要足够快,淬火变形和淬裂的风险要相应增加。
(3)不适用于要求高淬透性的预硬钢。
然而,在寻找2083年钢材的淬透性数据时,却有意无意地回避,即使有,也常常是其淬透性很高[2]。
测定淬透性的方法有很多,顶部淬透性测定是目前更广泛使用的。但该方法只能测量低、中淬透性钢,仅限于直径小于150mm不适用于高淬透性大截面钢。
钢的淬透性本质上是过冷奥氏体转化为马氏体的能力,而连续冷却转换图(简称CCT图)是描述过冷奥氏体转化动力学的物理基础。两者之间存在定量关系,更接近淬火生产的现实,对实践具有更大的指导意义。
2 2083钢(4Cr13)CCT图
2083钢(4Cr13)CCT从相关手册和模具钢厂提供的资料中可以找到图片,从中选择可信度较高的2083钢(4Cr13钢)的CCT图[3]。如图1所示,奥氏体化温度980℃,油冷,其中个别更正。
图1 2083钢CCT图
图1中的纵坐标为温度,横坐标为时间对数(logτ,s),底部圆圈中的数字代表转换产品的维氏硬度(HV);冷却曲线和转换终点线交点处的数字表示转换产品的含量(%)。图1中的字母代表各相:A-奥氏体;K-碳化物;P-珠光体;F-铁素体;M-马氏体;Ms-马氏体转换开始温度;M-晶界马氏体转换开始温度。
图2为另一幅2083钢CCT图,奥氏体化温度1,030℃,油冷[4]。
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图2中的马氏体开始转化温度明显低于图1;但是珠光体开始转化温度和时间是一样的。
图2 瑞典 2083钢CCT图
3 冷却曲线
冷却曲线是指表面和中心温度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圆棒直径越大,冷却速度越低,冷却时间越长。
确定冷却曲线有三种:①实测,可信度高,费钱费时;②概念清晰,精度低;③可描述动态过程和高精度的分析方法。
路塞尔从传热理论计算出冷却曲线,结合实测数据进行修正,进一步提高了精度。冷却曲线如图3所示[5]。
图3纵坐标有Ⅰ、Ⅱ、Ⅲ、Ⅳ和Ⅴ 不同奥氏体化温度使用5种温度尺。由于奥氏体化温度只改变冷却曲线的平移位置,而不改变冷却曲线的形状。
图3 不同直径的表面和中心冷却曲线在不同淬火介质中冷却
4 临界冷却速度和无铁素体临界淬透直径
大众周知,当冷却曲线与铁素体或珠光体鼻子相切时,冷却速度为临界冷却速度。
与冷却曲线图相比CCT当折叠在一起时,冷却曲线切割到珠光体的鼻子,相应的冷却速度为临界冷却速度;相应的圆棒直径为临界直径,也称为无铁素体临界淬火直径F表示。
研究表明,冷却速度在整个冷却过程中不断变化,在冷却曲线上800℃至500℃冷却速度恒定,800℃至500℃又是恒定值,可以简化为恒定值800℃冷到500间℃冷却时间表示冷却速度,获得临界(淬透)直径F,如图4所示。
图4是根据2083年钢的热物理特性绘制的。同类不锈塑料模具钢的热物理特性也不同,需要各自的冷却时间-直径图。
图4 2083钢冷却介质不同800~550℃冷却时间与直径之间的关系
若从临界冷却曲线500℃和800℃分别引垂线,500℃的时间减去800℃时的时间,得800~550℃间冷时间。从图中可以看出,冷却到500℃时间为500s,冷却到800℃时间为150s,所以从800冷到500℃的时间为350s(冷却速度为0.71℃/s)。2083钢:油淬无铁素体临界淬透直径F≈200mm。空淬无铁素体临界淬透直径F≈25mm。
高淬透性塑料模具钢在大截面中较低,不宜用作预硬钢,即使只能用于小截面。在选择大中型模具材料和热处理时,必须考虑钢的淬透性。
5 等效截面
现在得到的是圆棒(临界)直径,大部分模具截面都是矩形的,所以矩形截面(厚度)必须解决×宽度)和圆截面(直径)之间的等效转换是非常必要的。图5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的矩形截面和圆截面之间的等效转换图[6]。这张图考虑了淬火和冷却速度。
一块厚145×宽300mm模块淬油,冷却效果和200mm圆棒相同。
图5只适用于厚度240mm以下、宽度300mm以下扁钢。对于厚度。240mm以上、宽度300mm上述扁钢,按文献[7]中的公式转换:
D=2ab/(a b)
式中 D——等效直径,mm
a——扁钢厚度,mm
b——扁钢宽度,mm
更终定量判断任何扁钢或模块能否淬透。
图5
6 淬透和热处理
淬火是一条带,称为淬火带。在实际生产的2083钢中,不同炉次的淬火性,甚至同炉次钢的淬火性离散性都很大。化学成分合格,淬火不硬,淬火不透明,使热处理工程师头疼,痛苦。图6显示了2083年钢真空高压气体淬火的硬度和硬度800~500℃冷却时间关系。
图6 2083钢真空高压气淬硬度800~500℃冷却时间关系
目前,大多数2083钢模型芯采用真空5巴以上的高压气体淬火,气体淬火冷却速度低于油淬火冷却速度,气体淬火条件下的淬火性约150mm。
王凯旋和宛农针对某厂截面220~300×610mm(转换为等效临界淬透直径400mm)4Cr13扁钢淬火问题,建立扁钢喷雾淬火生产线,解决[8]问题。然而,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如果用这种钢制成模具淬火时不硬化,那就很麻烦了,所以应该选择淬火性更好的钢。
还有一个工厂的截面600×70mm(转换为等效临界淬透直径84mm)4Cr13油淬硬度不足的扁钢45HRC。改用15%~20%浓度的AQ3699水溶性淬火剂(聚乙烯吨咯烷酮)。表面硬度达到54~56HRC,核心硬度和抗拉强度也令人满意,但这种方法值得怀疑。淬火硬度虽然合格,但绝不是优质钢材,导致淬火的冶金缺陷依然保存,模具质量**。
其根本原因是共晶碳化物的过度沉淀和偏析。4Cr13有些钢铬偏析系数高达钢铬偏析系数6.46。这关系到热加工的所有环节,尤其是炼钢。
扩散退火,又称均匀退火,广泛应用于**模具钢中,行之有效。
图7是4Cr131、200℃碳化物含量几乎消失。利用扩散退火余热锻轧,破碎晶粒,加上形变再结晶,减少了高温扩散退火造成的晶粒粗化。
扩散退火还可以减少成分偏析,理想情况下可以减少偏析系数<1.2。
美国ASM5506A标准规定,除常规检测项目外,420钢必须测量淬透性。从钢材上截取1/2英寸样品,980~1,000℃空淬,硬度≥50HRC。就像北美压铸协会一样NADCA#207-2006“H13值得借鉴的铝合金压铸模钢标准。
图7 扩散退火奥氏体化温度与碳化物含量的关系
7 提高淬透性
为提高2083年钢材的淬透性,钢材成分设计工程师们探索了提高2083年钢材淬透性的新钢种。
马氏体不锈钢分为两大系列:13%Cr和17%Cr系列(美国430)。钢材成分设计师,为了提高淬透性,一派仍然是13%Cr在此基础上,另一派开始炉灶,17%为基础。
瑞典伍德霍尔姆钢厂的发展13%Cr钢为例。
首先在13%Cr钢中添加0.3%钒(V),商品名为STAVAX ESR(进口S136)。
欧洲特种钢厂加入0.2%~0.4%钒不等。钒有三种功能:①辅助回火具有二次硬化能力;②细化晶粒,防止晶粒生长;③钒间接提高淬透性。
根据理论,如果钢中所含的碳和铬都溶解在奥氏体中,则具有足够的淬透性。
钒的添加防止了凝固过程中大量共晶碳化物的沉淀,使更多的碳和铬溶解在奥氏体中,提高了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显著提高了钢的淬火性。
2083钢淬透性:
油淬无铁素体临界淬透直径F≈300mm。
空淬无铁素体临界淬透直径F≈50mm。
适用于中型模具,从而诞生了STAVAX ESR PRO HARDEN预硬钢。
加钒组成的STAVAXESR钢,淬透性好,但毕竟有限。
MIRRAX ESR钢和POLMAX钢就是加入1.35%Ni、0.35%Mo、0.35%V,淬透性:
油淬无铁素体临界淬透直径F≈800~1,000mm。
空淬无铁素体临界淬透直径F≈200~400mm。
制造大截面模具绰绰有余。
日本特种钢厂走的是另一条路13%Cr为基本成分添加元素钼(Mo)。
HPM38钢是日立钢厂推出的**塑料模具钢。29~33HRC淬火后预硬钢和硬度50~55HRC全硬钢,预硬钢300×300mm方形截面硬度分布曲线如图8所示[10]。
图8 HPM38钢截面硬度分布曲线
大同制钢的S-STAR加入合金元素钼的钢(Mo)0.1%,[11]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在,直接移植为胡须刀开发的420钢作为模具钢,即2083钢。进入现代缺点,应逐步淘汰,根据模具使用特点生产改进型420钢,满足模具钢的基本要求之一。
8 结论
(1)2083(4Cr13、420)钢淬透性低,淬火无铁素体临界淬火直径F≈?200mm。空淬无铁素体临界淬透直径?F≈?25mm,不适用于预硬钢。
(2)中国2083年钢材质量反映较多,建议模具钢**标准SM4Cr3不锈塑料模具钢列入淬透性项目。
(3)各国改进型2083钢淬透性大大提高,值得推荐。
(4)目前常用的塑料模钢对比表,尤其是不锈塑料模钢,相似。2083年各厂改进型钢淬透性差异很大,各有特点,换算时不能简化。
**作者简介:朱本义,男,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热处理专业,中国航空航天**工程师。中国科学院特别研究员,热处理协会第4、5、6届主任,**科技 核心期刊《热处理技术和装备》第1、2、3届理事。
谢谢您的阅读/谢谢您的转发/谢谢您的点击
您的吐槽与关注是小编持续不断更新的动力!
原文链接:优钢网 » 2083不锈钢塑料模具钢的淬透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