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材料与模具设计专业知识分享(上)

戳我进入社区:注塑和模具人的网上家园

塑料模具设计工艺要求设计先进的塑料模具,首先需要有高水平的设计理念,还必须研究产品工艺、塑料材料特点和用途、模具钢选择、加工方法、模具结构设计、成型方案和注射机型号。其中,从模具设计和注射成型的角度研究模具设计的工艺是非常必要的,其目的是减少模具制造和成型造成的麻烦。塑料材料及其特点

塑料是指以聚合物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具有塑性和流动性,可塑成一定形状,在一定条件下保持不变形状的材料。常用的塑料分为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的特点是在加热或其他条件下可以固化成不溶性材料。热塑性塑料的特点是在特定温度范围内反复加热、软化或冷却和凝固。 

塑料具有重量轻、强度好、耐腐蚀、绝缘性好、着色方便、产品加工成任何形状、生产效率高、价格低等优点。1.塑料性质

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离不开其自身的性质特性。以下是塑料成分的特点。

(1)塑料的分子结构

树脂是塑料的主要成分,有天然树脂和合成树脂。

(2)塑料成分

树脂:其主要功能是粘合塑料的其他成分,决定塑料的主要性能,如机械、物理、电、化学等。树脂在塑料中的比例一般为40%~65%。

填充剂:又称添料,正确地选择填充剂,可以改善塑料的性能并扩大它的使用范围。

增塑剂:为了降低树脂的熔融粘度和熔融温度,提高其成型加工性能,提高塑料的柔韧性、弹性等必要性能,通常添加与树脂相容的高沸点有机化合物。这种物质被称为  塑剂。

着色剂:又称色料,主要起到美观和装饰作用,包括涂料部分。

稳定剂:所有能延缓塑料变质的物质都叫稳定剂,分光稳定剂、热稳定剂和抗氧化剂。

润滑剂:提高塑料熔体的流动性,减少或避免对设备或模具的摩擦和粘附,提高塑料零件的表面光洁度。

2.塑料缩写代号与中文对比

表1-1 热塑性塑料缩写代号与中文对比

缩 写 代 号

中   文

缩 写 代 号

中   文

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MDPE

中密度聚乙烯

A / S

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

PA

聚酰胺(尼龙)

A / MMA

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PAA

聚丙烯酸

A / S / A

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

PC

聚碳酸脂

CA

乙酸纤维素(醋酸纤维素)

PAN

聚丙烯腈

CN

硝酸纤维素

PCTFE

聚三氟氯乙烯

EC

乙基纤维素

PE

聚乙烯

FEP

全氟(乙烯-聚全氟乙烯(聚全氟乙烯)

PEC

氯化聚乙烯

GPS

通用聚苯乙烯

PI

聚酰亚胺

GRP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

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HDPE

高密度聚乙烯

POM

聚甲醛

HIPS

聚苯乙烯冲击强度高

PP

聚丙烯

LDPE

低密度聚乙烯

PPC

氯化聚丙烯

PPS

聚苯硫醚

PPO

聚苯醚(聚2,6-二甲基-1,4-聚苯支撑醚)、聚苯支撑醚

PPSU

聚苯砜

PVCC

氯化聚氯乙烯

PS

聚苯乙烯

PVDC

二氯乙烯聚偏

PSF

聚砜

PVDF

聚偏二氟乙烯

PTFE

聚四氟乙烯

RP

增强塑料

PVC

聚氯乙烯

S/AN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3.常用塑料介绍

不同成分的塑料反映了它们不同的使用价值,表1-2所示是常用热塑性塑料的使用性能和用途。

表1-2 常用热塑性塑料的特点和用途

名   称

性   质

应   用

注意设计

聚氯乙烯 PVC

硬-机械强度差,化学性能稳定,价格低,阻燃

耐磨性好,价格低,含有微毒,不适合食具和包装食品

硬质——宜于制造板、管、门窗、线槽、电开关、插座等

软质-适用于塑料凉鞋、薄膜、雨衣、地板胶、壁纸、人造革、软管等

流动性差-流道短而粗,分流道应少转弯

氯腐蚀模具-型腔、型芯等成型零件应电镀

聚乙烯PE

无毒、柔软、便宜、质轻   于水

高压LDPE——低(中)压力适合制造薄膜HDPE——生产日用品(米桶、面盆、水壶、保鲜盒等)

收缩率大——设计计算与制造要充分考虑收缩率

塑料结构设计应注意防变形措施

名   称

性   质

应   用

注意设计

聚苯乙烯PS

适用性高,硬脆,着色性更好,颜色鲜艳,无毒,价格低,电绝缘性好

糖果盆,三角尺,录音带,CD盒子、玩具、文具等

电气元件及外壳

锻钢用于透明型腔和型芯,使表面光滑

硬脆-脱模斜度α要大,一般α≥2°

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共聚物

ABS

表面硬度高,尺寸稳定,着色性好,镀铬,耐热,耐冲压,无毒

外壳、食具、厨具等

有足够的脱模斜度α≥ 5°——防止顶角

注意浇口位置,防止和减少熔合痕迹

聚丙烯PP

综合性能好,韧性突出,不透明,无毒,比例小(0.9),能浮于水

铰链产品(眼镜盒)、塑料袋、绳索、编织袋、薄膜、水上救生器材、飞机器材、家电外壳

收缩变形大-设计计算应考虑收缩对产品配合的影响,并应具有防变形结构

铰链产品应注意浇口的位置

流动性好-模具配合面要求高,防止溢料

聚酰胺

(尼龙)PA

耐磨、耐酸、耐碱、耐压、耐水。自润滑性好,不透明

尼龙丝、齿轮、轴承、水龙头、密封圈等

流动性更好—模具分型面和配合面精度高,避免溢料

收缩大,尺寸不稳定-尺寸计算和制造模具应考虑收缩的影响

脱模阻力大-脱模斜度应该更大

聚甲醛

(赛钢)POM

是理想的代钢和铝塑料

综合性能优异,自润滑性好,比尼龙好,颜色鲜艳。与钢相比,机械性能更贵

齿轮、轴承、轮子、弹簧、风扇叶片、游戏机按钮

流动性差,成型困难-模具应有加热设备,主流道短而粗

甲醛有毒型腔、型芯电镀防腐

聚碳酸脂PC

抗冲压性能优异,透明无毒

防弹玻璃、透镜、汽车灯罩、咖啡壶、家用搅拌机、齿轮、冷冻设备、冲击钻壳

流动性差-模具应配备加热装置,主流道短而粗,分流道转弯少

透明-脱模斜度α≥2°

锻钢用于型芯和型腔的抛光

 4.塑料特性及识别

表1-3 常用塑料的特性及识别

塑料 名称

使用 特

识   别

ABS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综合性能好,耐化学性好,电性好,它具有超强的易加工性、外观特性、低蠕变性、优异的尺寸稳定性和高抗冲击强度

燃烧时的火焰颜色为黄黑烟,燃烧气味为橡胶

PA 聚酰胺(尼龙)

坚韧、耐磨、耐疲劳、耐油、耐水、耐霉菌,但吸水性强 尼龙6-弹性好,冲击强度高,吸水性强 尼龙66-强度高,耐磨性好 尼龙610-强度高,耐磨性好,但吸水性和刚度弱 尼龙1010-半透明,吸水性弱,耐寒性好

燃烧时的火焰颜色为黄色,燃烧气味为特殊气味

PC 聚碳酸脂

它具有特别好的抗冲击强度、热稳定性、光泽度、细菌抑制性、阻燃性和抗污染性。它具有良好的抗蠕变和电绝缘性,收缩率很低,通常是0.1%~0.2%,机械性能好,但流动性差

燃烧时的火焰颜色为黄黑烟,燃烧气味是特殊的 味

PE 聚乙烯

柔软、透明、伸长、冲击强度好的高压聚乙烯 熔点、刚度、硬度、强度高、吸水性弱、电气性能突出、耐辐射性好

燃烧时的火焰颜色为上黄色,下蓝色。燃烧的气味是石蜡

POM 聚甲醛

具有良好的抗蠕变、几何稳定性和抗冲击性,延展强度好,抗疲劳强度好,吸水性小,摩擦系数低,但热稳定性差,易燃烧,长期暴露在大气中会老化

燃烧时的火焰颜色为上黄色,下蓝色。燃烧气味是福尔马 林味

PS 聚苯乙烯

电绝缘性好,无色透明,透光率仅次于有机玻璃,着色性差,耐水性好,化学稳定性好,机械强度一般,但脆性易产生应力破裂,不耐苯、汽油等有机溶剂

燃烧时的火焰颜色为橙色黑烟,燃烧气味为苯乙烯

PSF 聚砜

耐热耐寒、抗蠕变、尺寸稳定性好、耐酸、耐碱、耐高温蒸汽 高硬度和冲击强度的聚硫-60~+150℃长期使用后,在水、湿空气或高温下仍能保持良好的绝缘性,但不耐芳香烃和卤化烃的耐热性和耐寒性好,可在-240~+260℃硬度高,耐辐射

PP 聚丙稀

热扭曲温度较低(100℃)、透明度低,光泽度低,刚度低,但抗冲击强度强,抗吸湿、耐酸碱、耐腐蚀、耐溶性好

燃烧时的火焰颜色为蓝色,燃烧气味是柴油味

PVC 聚氯乙烯

硬质PVC机械强度高,电气性能好,耐酸碱性强,化学稳定性好,但软化点低 软质PVC伸长率大,机械强度低,耐腐蚀性和电绝缘性低于硬质PVC,且易老化

燃烧时的火焰颜色为上黄色,下绿色,燃烧气味为氯

续表

塑料 名称

使用 特

识   别

PPE

化学稳定性强,吸湿性弱,几何稳定性好,电绝缘性能好,热膨胀系数低

燃烧时的火焰颜色为黄色黑烟,燃烧气味为橡胶

氟塑料

耐腐蚀、耐老化、电绝缘性优越,吸水性好 小

醋酸纤维素

强韧性很好,耐油,耐稀酸,透明有光泽,尺寸稳定性好,易涂饰、染色、粘合、切削,低温情况下抗冲击性和抗拉强度减弱

聚酰亚胺

综合性能良好,强度高,抗蠕变性、耐热性好,可在-200~     +260℃下长期使用,高耐磨性、电绝缘性优良,耐辐射,耐电晕,耐稀酸,但不耐碱、强氧化剂和高压蒸汽

P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脂

有优良的光学特性及耐气侯变化特性,PMMA制品有很低的双折射,具有室温蠕变特性和抗冲击特性

燃烧时的火焰颜色为上端黄色,下端青色,燃烧气味为巧克力味

分型面

为了便于将塑件从密闭的模腔内取出,也为了便于安放嵌件或取出浇注系统,必须将模具分成两个或几个部分。通常将分开模具能取出塑件的面称为分型面。同时,以分型面为界,模具又可被分成两大部分,即动模与定模部分。而其他的面则被称作分离面或分模面,注射模只有一个分型面。

分型面的选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它受到塑件的几何形状、壁厚、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嵌件位置、脱模方法以及塑件在模具内的成型位置、顶出方式、浇注系统的设计、模具排气的方式等方面的影响。

分型面的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图1-1中(a)图所示为水平分型面;(b)图所示为斜分型面;(c)图所示为阶梯分型面;(d)图所示则为曲线分型面。因此对于模具设计人员来说,分型面的正确选择对模具制造及操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选择分型面的位置时,分型面一般不取在装饰外表面或带圆弧的转角处。分型面必须设置在产品的更大截面处,而且便于开模后塑件留在动模的一侧,以保证便于顶出机构能够顺利脱模。选择分型面时应遵循如下原则。

1.留模方式

为了便于塑件脱模,应使塑件在开模时尽可能留在下模。由于塑件的顶出机构通常设置在下模,尤其是自动化生产所用的模具,因此正确选择塑件的留模方式显得更为重要。

留模方式选择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如图1-2(a)所示,由于型芯设在定模部分,开模后塑件会收缩而包紧型芯,使塑件留在定模一侧,因而,增加脱模的难度,使模具结构复杂,如果改用图1-2(b)所示的结构就会比较合理。

2.塑件外观

分型面应尽可能选择在不影响塑件外观的部位,而且在分型面处所产生的飞边应容易修整加工。如图1-3所示,一边不带圆弧球面的塑件,若采用图(a)的结构,将有损塑件表面质量,而采用图(b)的结构就比较合理。

3.塑件的同轴度要求

图1-4所示为一副齿轮模具,齿轮的轮缘与台阶部分的外圆有同轴度要求。若将有同轴度要求的部分分别在动模和定模内成型,如图1-4(a)所示,则会因模具合模不准确而难以保证其同轴度要求;若改用图1-4(b)所示的结构,使有同轴度要求的部分全部在动模内成型,则可满足同轴度的要求。

4.塑件上的飞边方向

选择分型面时,根据塑件的使用要求和所用塑料,要考虑飞边在塑件上的部位。如塑件不允许有水平飞边时,可采用如图1-5(a)所示的结构,有利于脱模,尤其对于流动性较好的尼龙来说,采用这种结构还可以减少飞边的产生。而采用如图1-5(b)所示的结构则欠妥。

分型面合模后间隙一般不超过0.01~0.03mm,否则会形成飞边,故分型面均要进行“平面磨床”的磨削加工。

5.塑件的脱模斜度

选择分型面时,应考虑减小由于脱模斜度所造成的塑件大小端的尺寸差异。如图1-6(a)所示塑件,若型腔设在模具的一侧,则因脱模斜度造成塑件的大小尺寸差异较大,当塑件不允许有较大的脱模斜度时,采用此种结构必然使脱模困难。若塑件对外观无严格要求,可将分型面选在塑件中部,如图1-6(b)所示,它可采用较小的脱模斜度,有利于脱模。

6.分型面的排气功能

分型面的排气功能可以把型腔内部的部分高温气体排出型腔外,保证产品表面没有气孔产生,有利于改善产品的外观质量。

一般在分型面凹模一侧开设一条深0.025~0.1mm、宽1.5~6mm的排气槽,亦可以利用顶杆、型腔、型芯镶块排气。

7.模具制造

分型面应使模具分割成便于加工的部件,以减少机械加工的难度。

浇注系统

浇注系统是指模具中从喷嘴开始到型腔为止的塑料溶体的流动通道。作用是将塑料溶体顺利地充满型腔的各个部位,并在填充及凝固过程中,将注射压力传递到型腔的各个部位。

浇注系统由主流道、分流道、冷料穴和浇口组成,如图1-7所示。

1.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

浇注系统的设计是注塑模具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注塑成型的效率和塑件质量都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在设计浇注系统时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原则:

了解塑料的成型特性,也就是塑料的温度和剪切速率等。

防止型芯和塑件的变形,避免料流正面冲出小直径型芯或脆弱的金属镶件,以及防止浇口处由于过大的收缩应力而造成塑件变形。

排气良好,保征流体流动顺利,快而不紊乱。

减少流程及塑料耗量,以缩短成型周期,提高成型效果,减少塑料用量。

进料口的位置和形状要结合塑件的形状和技术要求确定。

一模多腔时,防止大小相差悬殊的制件放一模腔内。

修整方便,保证塑件外观质量。

2.分流道的类型和设计

分流道就是主流道与浇口之间的部分,起分流和转向的作用,其要求是塑料熔料在流动中热量和压力损失更小,同时使流道中的塑料量更小。分流道的形状如图1-8所示。分流道的形状及大小必须根据塑件的成型体积、塑件壁厚、形状、塑料的工艺特性、注塑速度、分流道长度等因素来确定。

分流道的设计要点:

分流道的表面不必要求很光滑,表面精度一般在1.25即可。因为分流道表面不太光滑,能使熔融塑料的冷却皮层固定,有利于保温。

当分流道较长时,在分流道末端应开设冷料穴,以容纳注塑开始时产生的冷料,保证塑件的质量。

3.浇口的类型和设计

浇口指流道末端与型腔之间的细小通道。作用主要是提高塑料的流动速度和温度,以及防止流入型腔的塑料侧流。

(1)针点式浇口

针点式浇口又称为点水口,采用三板式模架方能自动脱模,模具结构较复杂,浇口在生产过程中自动拉断,适合自动化注射生产。能使用在一模一腔或一模多腔模具中,既可以注射小产品亦可以注射大型产品,特别是有花纹的塑件也不影响外观。图1-9所示为针点式浇口结构。

(2)潜伏式浇口

潜伏式浇口又称为潜伏口,进料部位选在制品较隐蔽的地方,以免影响制品外观,顶出时流道与塑件自动分开,故需较大的顶出力。对于过分强韧的塑料,不适合使用潜伏式浇口。图1-10所示为潜伏式浇口结构。

(3)侧浇口

侧浇口又称为边缘浇口或侧水口,一般开设在分型面上,从塑件边缘进料,其形状长为矩形或接近矩形。加工方便、简单,应用灵活,既可以从产品外侧进料,亦可以从产品内侧进料。图1-11所示为侧浇口结构。

(4)直接式浇口

直接式浇口又称为大水口或中心浇口,无分流道,塑料通过主流道直接进入型腔,故有塑料流程短,流动阻力小,进料快,动能损失小,传递压力好等优点。但冷却除浇口比较困难,塑件有明显的浇口痕迹,因浇口附近热量比较集中,故在该处冷凝较迟,产生的内应力较大,且易在该处产生气泡、缩孔等缺陷。图1-12所示为直接式浇口结构。

4.浇口位置的设计原则

在设计浇注系统时,应先选择浇口的位置,浇口位置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制品的成型质量及注射过程是否能够顺利进行。

选择浇口位置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浇口位置应尽量选择在分型面上,以便于模具加工及浇口的清理。

浇口位置距型腔各个部位的距离应尽量一致,并使其流程更短。

浇口的位置应保证塑料流入型腔时,对着型腔中宽畅、厚壁的部位,以便于塑料的流入。

避免塑料在流入型腔时直冲型腔壁、型芯或嵌件,应使塑料能尽快流入型腔的各个部位,以避免型芯或嵌件变形。

尽量避免使制品产生熔接痕,或使熔痕出现在制品的重要部位。

应使塑料在流入型腔时,能沿着平行型腔的方向均匀流入,并有利于型腔内气体的排出。

浇口应设置在制品上更易清除的部位,同时尽可能不影响制品的外观。

顶出机构

使塑件从模具上脱出来的机构称为顶出机构或脱模机构。顶出机构的动作方向与模具开模方向是一致的。良好的顶出机构要求脱模时塑件不变形和不损坏,而且顶出机构的位置应位于制件不明显处。

顶出机构的形式归纳起来可分为机械顶出、液压顶出和气动顶出3大类。在设计顶出系统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为使制品不致因顶出而产生变形,推力点应尽量靠近型芯或难于脱模的部位,如制品上细长的中空圆柱,多采用推管(标准件通常为司筒)顶出。推力点的布置应尽量均匀。

推力点应作用在制品上承受力更大的部位,即刚性好的部位,如筋部、突缘和壳体形制品的壁缘等处。

尽量避免推力点作用在制品的薄平面上,防止制品破裂和穿孔等,如壳体形制品及筒形制品多采用推板顶出。

为避免使顶出的痕迹影响制品的外观,顶出装置应设在制品的隐蔽面或非装饰表面。对于透明制品尤其要注意顶出位置及顶出形式的选择。

未 完 待 续

90%的人看完这篇文章会

长按关注以下视频号观看各种小视频

十万注塑和模具人都在

关注的模具和注塑视频号

更多精彩内容推荐阅读:

专业注塑试模工程师的操作步骤与成型参数记录要求

【干货】注塑模具入门知识分享!(新人必备、老人必收)

欢迎添加小编私人,获得:

1、朋友圈有更多这里看不到的内容

2、可申请进200个行业细分群

微注塑主编~陈丽军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我们仅作为信息分享。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promaxsts@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链接:优钢网 » 注塑材料与模具设计专业知识分享(上)

发表评论

加载中~

加入本站VIP会员订阅计划,海量钢材知识免费查看

目前为止共有 3654 位**的VIP会员加入! 立刻加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