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3钢板化学成分,H13钢板热处理

H是热作模具钢,执行标准GB/T1299—2000。 统一数字代号A20502;牌号4Cr5MoSiV1;H13钢是C-Cr-Mo-Si-V型钢,在世界上的应用极其普遍,同时各国许多学者对它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在探究化学成分的改进。

H13钢板成分

碳 C :0.32~0.45%  

硅 Si:0.80~1.20%

铬 Cr:4.75~5.50%  

钒 V:0.80~1.20%  

锰 Mn:0.20~0.50%  

钼 Mo:1.10~1.75%   

硫 S :允许残余含量≤0.030%   

磷 P :允许残余含量≤0.030

H13钢板用于制造冲击载荷大的锻模,热挤压模,精锻模;铝、铜及其合金压铸模。

H13钢板特性及用途:

是电渣重容钢,该钢具有高的淬透性和抗热裂能力,该钢含有较高含量的碳和钒,耐磨性好,韧性相对有所减弱,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在较高温度时具有较好的强度和硬度,高的耐磨性的韧性,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较高的抗回火稳定性。

H13钢板热处理:

淬火:790度+-15度预热,1000度(盐浴)或1010度(炉控气氛)+-6度加热,保温5~15min空冷,550度+-6度 回火;退火、热加工;

H13模具钢热处理步骤

1.预先热处理 市场上供应的H13钢钢材和模坯,在钢厂都已作好退火热处理,保证了具有良好的金相组织,适当的硬度,良好的加工性,无需再进行退火。但制造厂进行改锻后破坏了原来的组织和性能,增加了锻造应力,必须进行重新退火。

等温球化退火工艺为:860~890℃加热保温2h,降温到740~760℃等温4h,炉冷到500℃左右出炉。

2.淬火及回火 要求韧性好的模具淬火工艺规范:加热温度1020~1050℃,油冷或空冷,硬度54~58HRC;要求热硬性为主的模具淬火工艺规范、加热温度1050~1080℃,油冷,硬度56~58HRC。

推荐回火温度:530~560℃,硬度48~52HRC;回火温度560~580℃;硬度47~49HRC。

回火应进行两次。在500℃回火时,出现回火二次硬化峰,回火硬度更高,峰值在55HRC左右,但韧性更差。因此,回火工艺应避开500℃左右为宜。根据模具的使用需要,在540~620℃范围内回火较好。

淬火加热应进行两次预热(600~650℃,800~850℃),以减少加热过程产生热应力。

3.化学热处理 H13钢若进行气体渗氮或氮碳共渗可使模具进一步强化,但其氮化温度不应高于回火温度,以保证心部强度不降低,从而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结果表明:同一锻造比下H13电炉钢的横向冲击功明显小于纵向,且无论在钢锭的横向、纵向边部到心部的冲击功越来越差;不同的锻造比对横向冲击功影响不大,而随着锻造比的增大纵向冲击功增大。研究表明,单向热锻拔长不能有效地提高钢材横向止裂性能;电炉H13热作模具钢的锻造比控制在4~6的范围内较为合适。

H13调质处理是H13模具钢常见的一种处理方式,那么它的具体处理规范是怎样的呢?H13调质需要在淬火和回火工艺中掌握好恰当的温度,才能调质出我们需要的模具硬度。

淬火:790度+-15度预热,1000度(盐浴)或1010度(炉控气氛)+-6度加热,保温5~15min空冷,550度+-6度 回火;退火、热加工;

H13硬度 :退火,245~205HB,淬火,≥50HRC

交货状态:布氏硬度HBW10/3000(≤235))

H13调质处理后用途和9CRWMN模具钢基本相同,但因其钒含量高一些,故中温(600度)性能比4Cr5MoSiV钢要好,是热作模具钢中用途很广泛的一种代表性钢号。

举报/反馈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我们仅作为信息分享。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promaxsts@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链接:优钢网 » H13钢板化学成分,H13钢板热处理

发表评论

加入本站VIP会员订阅计划,海量钢材知识免费查看

目前为止共有 3654 位**的VIP会员加入! 立刻加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