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3钢氮化处理模具

H13(4Cr5MoSiV1)钢具有较高的韧性和优异的耐冷热疲劳性能,是一种坚固、优质、低成本的工模钢。为了提高工模的表面硬度、耐腐蚀性和粘结性能,通常需要在生产中进行表面氮化处理,以有效地提高模具的表面强度,同时保持工模芯的原始强度和韧性。

对H13模具钢的氮化处理有很多研究报告,但在实际生产中仍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一般来说,为了获得氮化处理后模具芯与表面性能的良好匹配,应在氮化处理前对模具钢进行适当的热处理。一般的热处理工艺是淬火 两次回火,但也有人提出淬火 一次回火处理工艺,甚至对部分大型模具进行淬火 三次回火处理;氮化处理过程本身相当于一次回火处理,对氮化层影响明显;即使在氮化前只进行淬火处理,模具表面的渗透层也能获得足够高的硬度。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实际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

为此,通过系统的试验,综合比

模具钢材

较和分析了氮化前的淬火、淬火 一次回火、淬火 两次回火及淬火 三次回火四种不同热

模具钢材

处理状态对H13模具钢氮化后表面渗层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规律为实际生产工艺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1)淬火态H13钢氮化后,表面无传统的白色亮层和扩散层,表面至芯的硬度为HV980左右。三种调质状态H13钢氮化后,氮化层的厚度约为0.24mm,化合物层厚度依次为:6、1011μm。表面硬度约为HV950。化合物层由ε相(Fe2N)、γ′相和Fe3O4扩散层由组成α2Fe、ε相(Fe3N)、CrN和γ′但各相含量有一定的差异。

(2)H13钢淬火 二次回火或淬火 三次回火样品氮化后,表面化合物层结构致密,几乎没有针状组织,扩散层中有少量脉络氮化物。因此,综合比较了几种热处理态氮化样品的化合物层及整个氮化层厚度、氮化层硬度及其向芯的过渡、渗透层的致密性及其缺陷,H13钢淬火 二次回火或淬火 三次回火试样氮化后表面性能较好。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我们仅作为信息分享。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promaxsts@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链接:优钢网 » H13钢氮化处理模具

发表评论

加载中~

加入本站VIP会员订阅计划,海量钢材知识免费查看

目前为止共有 3654 位**的VIP会员加入! 立刻加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