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规格H13钢锻组织及性能优化试验

热挤压模具H13钢具有高热强度和韧性、良好的耐磨性、高热疲劳强度、良好的抗氧化性和导热性,广泛应用于压铸铝
在H钢锭的高温均质化和材料预处理是提高模具性能的主要热处理工艺。因此,在大规格H在13钢生产过程中,应采用高温扩散退火改进偏析,使钢中的碳化物溶解在基体中。由于材料在高温下保温时间长,晶粒粗大,锻造过程应采用多向变形工艺,控制锻造比、锻造温度等参数,通过高温变形阶段的动态回复和再结晶改善组织。
1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建龙北满特钢采用30吨电炉冶炼 LF精炼 VD真空处理炼钢工艺生产H13钢锭。在电炉钢中加入白灰和合成精炼渣,直到LF精炼位置后,将铝线喂入深脱氧精炼后用碳粉和硅铁粉扩散脱氧,白渣保持时间≥30分钟。VD真空处理的真空度达到67度Pa以下是保持时间≥20分钟。.96吨钢锭。钢锭在加热炉中经过1270℃、26小时高温均质化处理和3000吨水压机采用二次镦粗 拉长工艺锻造φ560mm钢材,锻造过程总锻造比≥5.无网状碳化物均匀的球化珠光体组织状碳化物球化珠光体组织均匀,球化退火工艺如图1所示。
?试验H13钢化学成分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满足钢中各元素的含量《NADCA推荐北美压铸协会H13工具钢工艺规范B等级(高质量H13钢)要求。从H13钢材上冒口截取25mm试片,低倍检查,然后切割金相检查样品,检查组织和晶粒度,试片中心取水平冲击样品,参考《NADCA推荐北美压铸协会H13工具钢工艺规范,H放入13钢冲击样品SX1030℃淬火 590℃两次回火处理
2 实验结果及分析
2.1 H13钢低倍组织
H在13%盐酸水溶液中侵蚀13倍低试片GB/T1979进行检验,低倍组织致密,试片上未见明显的点状偏析等缺陷,低倍组织为一般疏松1级,如图2所示。
?2.2 H13钢的显微组织
H13钢退火试样经研磨抛光,用硝酸酒精腐蚀液腐蚀5%后,用40 MAT蔡司金相显微镜放大500倍NADCA标准进行组织检验,观察分析锻造后的H在等温球化处理和工艺优化后,采用正火 等温球化处理不同热处理系统下的显微组织变化。参照NADCA#207-2003标准中H13钢退火组织评级图,两种不同的热处理系统H13球化组织和带状评级。
图3所示为H在两种热处理系统下,13钢的显微组织均匀分布在铁素体基体上,没有碳化物。正常等温球化退火后的球化组织为AS7级,正火后等温球化退火后的球化组织AS3级。
图3 (a)为H13钢等温球化退火后的显微组织为球化组织AS7级,珠光体球尺寸不均匀,组织和方向粗大,微偏析重,球化效果未达到预期目标。
图3 (b)优化工艺后H温球化退火后等温球化退火后的显微组织为球化组织AS3、球状碳化物小、均匀,偏析显著改善,这是因为在正火加热高温条件下,合金元素的扩散更容易、更充分,从而减少偏析,使网状碳化物完全溶解到奥氏体化中。正火绝缘后,空冷,使其快速冷却,可抑制二次碳化物的网状沉淀。然后进行球化退火,使从基体中沉淀的均匀分散碳化物生长并形成球状碳化物,改善退火组织。
??图4所示为H13钢在两种热处理系统下的带状组织,温球化退火后的带状组织和正火后的带状组织均达到NAD-CA#207-2006标准中H13钢退火组织评级图可接受范围。
图4 (a)为H从图中可以看出13钢等温球化退火后的显微组织。
图4 (b)优化工艺后H由于正火处理高温条件下,13钢正火 等温球化退火后的带状组织,图中的偏析条带不明显,Cr、Mo和V等合金元素更容易扩散,从而减少H13钢偏析现象。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H13钢是一种过分析钢,在锻造后缓慢冷却过程中会沉淀二次碳化物。正常球化退火温度低,碳化物不足以溶解。如果没有高温正火处理,偏析不能改善,组织不能细化,导致H13钢组织差。正火处理可以减少H碳化物的形状和分布在13钢组织中的偏析和改善,组织细化明显。
2.3 H13钢的冲击性能
H13钢冲击试样在热处理炉中进行调质,淬火温度为1030℃,保温60 min后油淬火,样品冷却至室温后回火两次,回火温度590℃,保温120 min后空冷,采用后空冷JBW-500B微机屏幕显示半自动冲击试验机进行冲击试验,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图5所示为1#试样和4#样品冲击断口的宏观和微观形状。样品断口的形状为韧性断裂。宏观断口上有深灰色纤维区、灰色有光放射区和亮灰色剪切唇区。材料的性能可根据断口上纤维区、放射区和剪切唇区的比例以及微观断口的形状来确定。
图5(a)中纤维区占比较大,图5对应(b)微观断口韧窝尺寸大、深,韧窝数量多,材料冲击韧性好。
图5(C)放射区面积占比较大,图5对应(d)所示微观断口韧窝尺寸小浅,韧窝数量少,裂纹源韧窝丰富V、Ti碳化物,材料韧性差,脆性增加。与表2中1#样品冲击值高,4#样品冲击值低的结果一致。#样品裂纹源韧窝中碳化物的能谱分析和元素含量如图6所示。
??综上所述,H13钢锻生产过程通过1270℃高温扩散退火使Cr、Mo、V等合金元素完全扩散,消除钢中的碳化物,锻造后1030℃正火处理可以减少H经过870℃ 740℃等温球化处理获得均匀细小的球化组织,退火组织为AS钢中存在三级V、Ti碳化物可以降低材料的冲击韧性。
3 结论
(1)北满特钢采用电炉冶炼 LF精炼 VD采用1270真空处理工艺浇注钢锭℃高温扩散退火可以消除H通过多次锻造 正火 等温球化退火工艺,获得均匀细小的球化组织,达到北美压铸协会NADCA#207-2003标准要求。
(2)大规格H13钢锻经正常球化退火工艺处理后,组织粗大,显微偏析严重,球化不完全。优化工艺后,高温正火 等温球化退火工艺可改善带状偏析,球化效果显著,碳化物在铁素体基体上分布更均匀。
(3) H13冲击断口为韧性断裂,纤维面积占比越大,韧窝尺寸越大越深,数量越多,材料的冲击韧性越好。韧窝存在V、Ti因此,碳化物可以降低材料的冲击韧性H13钢中应控制残余钛。
原文链接:优钢网 » 超大规格H13钢锻组织及性能优化试验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