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钢热处理工艺

原标题:常用的钢热处理工艺

模具钢价格

热处理工艺是指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来改变材料组织以获得所需的性能的方法。根据钢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的组织和性能变化规律,热处理工艺分为退火、正火、坠火、回火和化学热处理。

退火

将钢或钢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慢慢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钢退火。

根据钢的成分和目的,退火分为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和扩散退火(均匀退火)等。在机械零件、工具、模具的制造过程中,退火通常作为热处理工艺,安排在铸造或锻造、粗切割前,消除前一工艺造成的一些缺陷,为后续工艺做准备。

(1)完全退火和不完全退火 完全退火,又称重结晶退火,是将钢加热到Ac3 (30~50)℃,保温后在炉内缓慢冷却的工艺方法。实际操作时,随炉缓慢冷却至500~600℃在空气中冷却(图6-20中的虚线),也可埋在砂石灰中冷却。缓慢的冷却速度是为了确保奥氏体在珠光体上部转化,因此完全退火的组织接近Fe-Fe3C平衡组织(铁素体) 珠光体)。

完全退火主要用于铸造、锻造和热轧型材的各种亚分析成分,有时也用于焊接结构,通常作为一些不重要部件的更终热处理,或作为一些重要部件的热处理,目的是细化组织,降低硬度,提高加工能力,消除内应力。

不完全退火将钢加热到临界点Ac1 (30-50)℃,保温后缓慢冷却的方法。主要目的是降低硬度,提高加工性,消除内应力。其优点是加热温度低,热能消耗少,工艺成本降低。

(2)等温退火 加热钢件Ac3 (30-50)℃(亚Ac1 (20-40)℃保温一段时间后,冷却略低于Ar等温转换在一定温度下获得珠光体组织,然后在空气中冷却,称为等温退火,如图所示。

等温退火用于中碳合金钢、低碳合金钢和一些高合金钢的大型铸造锻件和冲压件。其目的与完全退火相同,组织和硬度更均匀,可有效缩短退火时间。特别是对于一些奥氏体稳定的合金钢,完全退火通常需要几十个小时甚至几天。因此,等温退火通常用于生产,而不是完全退火。

(3)球化退火 球化退火加热过分析钢Ac1 (10-20)℃。保温一段时间后,以适当的方式冷却,使钢中的碳化物球形化。用于共析钢和共析钢的锻轧件,以及制造工具、量具、模具等结构钢的冷挤压件。其目的是降低硬度,提高加工能力,改善组织,提高塑性等。热轧锻造后,珠光体呈片状,有二次渗碳体,不仅增加了钢的硬度,而且在火灾过程中容易变形和开裂。如果片状渗碳体变成球体,其加工能力将大大提高。

当加热超过Ac很快,渗碳体开始溶解,但不完全溶解。此时,渗碳片逐渐断裂成许多小链或点状渗碳体;在随后的冷却和等温过程中,这些小渗碳点成为核心,形成颗粒状渗碳体。

若球化前有严重的网状渗碳体,应先用正火消除网状渗碳体,获得伪共析组织。

近年来,球化退火在亚共析钢中的应用取得了更佳的塑性和低硬度,极大地有利于冷挤压、冷拉和冷冲压的形成。

(4)应力退火 去应力退火是将钢加热到Ac1以下(

模具钢价格

100-200)℃,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冷却的工艺方法。其目的是去除变形加工、机械加工、铸造、锻造、热处理、焊接等造成的残余应力。

钢通常会慢慢加热到600-650℃,保温一定时间(一般3)min/mm计算),然后随炉慢慢冷却(≤100℃/h)至200℃出炉。

去应力退火时组织不变,残余应力消除主要在500~650℃在保温后的缓冷过程中实现塑性变形或蠕变变形引起的应力松弛。

当然,如果采用较高的温度退火(如完全退火),应力会更彻底地消除,但会导致严重的氧化脱碳和高温变形。因此,低温退火通常用于消除应力。

当一般大型焊接结构件无法安装和退火时,可采用火焰和感应加热方法对焊缝影响区进行局部应力退火。

(5)扩散退火(均匀退火)扩散退火又称均匀退火,主要用于消除枝晶偏析,使成分均匀化。

回搜狐多看看

责任编辑: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我们仅作为信息分享。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promaxsts@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链接:优钢网 » 常用的钢热处理工艺

发表评论

加载中~

加入本站VIP会员订阅计划,海量钢材知识免费查看

目前为止共有 3654 位**的VIP会员加入! 立刻加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