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3热作模具钢开裂失效问题分析

H13 钢是C-Cr-Mo-Si-V 型钢
图1 产品模具开裂
开裂模具的外观检测H13 钢模在使用过程中开裂,用火焰气割枪切断其中一段,如图2所示 如图所示,裂纹源靠近金相切口,断裂面相对平整。图中的空洞是金相样品的切割位置。图2中的金相检测 所示位置取样,大小为10mm×10mm×15 mm,检测表面与断裂表面平行。抛光样品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无腐蚀样品,无明显夹杂痕迹。5%硝酸酒精腐蚀后,经腐蚀处理H13 如图3所示,钢金相图 所示。根据GB/T 8420-2008 热模钢金相组织评级标准。样品金相组织评级 级至3 等级间淬火组织较好。图2 断裂截面
图3 500 双光学显微镜金相组织图和局部放大图
硬度测试以金相显示面为硬度测试面,随机取三点,硬度测量为65HRC、72HRC、67HRC,平均硬度为68HRC。如图4所示 所示。H13 钢的淬火硬度为55HRC 因此,可以判断其淬火硬度过高。图4 碳含量和淬火钢硬度曲线
模具开裂原因分析及措施组织分析淬火加热温度H13 钢的组织影响很大。淬火加热温度的选择应以均匀细小的奥氏体为原则,以便淬火后获得细小的马氏体组织。 可以看出,金相组织的评级可以评为2 等级、淬火回火组织良好,表面无明显夹杂和偏析,可预测钢锭
图5 H13 曲线硬度与淬火温度的关系
⑵回火温度对H13 钢的硬度影响。从图6 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H13 钢的回火硬度先降低,然后逐渐增加,达到峰值后呈下降趋势,二次硬化现象明显,二次硬化峰值温度为350℃,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H13 钢的硬度降至33.6HRC,此时不再满足模具钢的硬度要求。图6 H13 钢回火温度对硬度的影响
从图7 钢在620℃从保温时间对硬度的影响曲线可以看出,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H13 钢的硬度逐渐降低。不保温时,H13 钢的硬度接近50HRC,而保温22h 以后,H13 钢的硬度降低到35HRC。模具钢的热稳定性是钢淬火后获得一定硬度后的加热保温过程。因此,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H13 由于碳、铬等合金元素的固溶性降低,钢的硬度不断下降,碳化物脱溶沉淀。图7 H13 钢回火保温时间对硬度的影响
根据H13 可见淬火温度过高或回火温度低,回火保温时间短。H13 钢硬度高,回火不足可能导致模具硬度分布不均匀。在热处理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炉温控制问题,模具淬火回火后硬度高,进一步影响模具的冲击韧性,更终使显微组织处于不稳定状态,残余内应力过大,外力,导致模具早期故障断裂。预防模具故障的措施⑴预热模具H13 钢合金元素导热性差,预热温度低,模具热应力大,易开裂,需要充分预热,但预热温度过高也会影响其机械性能,导致塑性变形 ~300℃。⑵冷却模具H13 钢的服务条件温度很高。使用一段时间后,模具温度过高,低于使用强度要求,需要强制冷却合理温度,快速冷却会导致模具热疲劳裂纹,使用后需要缓慢冷却,避免热应力。⑶模具的润滑。对于锻造模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润滑石墨和碳粉,以降低其成保证材料的正常流动,避免膨胀和开裂,保证锻件的顺利脱模。同时,石墨还具有散热作用。在模具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化学成分和冶金质量、模具设计、制造工艺、模具维护和使用等因素可能导致模具故障。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可使模具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但如果热处理缺陷是由于热处理工艺设计不当或操作不当造成的,将严重损害模具的承载能力,导致早期故障,缩短工作寿命。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确认了产品H13 钢模断裂是由于热处理工艺不合理,导致模具整体硬度高,硬度分布不均匀,导致模具冲击韧性极低,导致早期故障断裂。找出模具故障的原因,作为热处理部门调整热处理过程的基础,避免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作者简介
徐继罗,工程师,主要从事煤机和汽车零部件锻造产品的工艺设计和研发。重型汽车零部件减震端板锻件项目获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发明**1项、实用新型**4项。
—— 来源:2020年**期锻造冲压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我们仅作为信息分享。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promaxsts@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原文链接:优钢网 » H13热作模具钢开裂失效问题分析
原文链接:优钢网 » H13热作模具钢开裂失效问题分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