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钢的铸态组织(高速钢的铸态组织图)

6009铝合金铸态硬度大概多少
??不可热处理强化型不能通过热处理来提高机械性能,只能通过冷加工变形来实现强化,它主要包括高纯铝、工业高纯铝、工业纯铝以及防锈铝等。可热处理强化型铝合金可以通过淬火和时效等热处理手段来提高机械性能,它可分为硬铝、锻铝、超硬铝和特殊铝合金等。 铝合金可以采用热处理获得良好的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影响连铸坯凝固组织和偏析的因素有哪些?
??(2) 钢中含C量的影响在浇注温度和铸坯断面相同的情况下,对于低碳钢和高碳钢均有较大的柱 状晶区,而含碳量为0。18%~0。45%的钢种,有较大的等轴晶区。这与钢的 包晶反应有关,一般,包晶反应钢有较大的等轴晶率。(3)连铸机机型的影响立式连铸机铸坯的凝固对称进行,凝固组织也对称;立弯式连铸机的铸坯 是在凝固组织基本形成后弯曲的,其凝固组织也是对称的;但对于弧形连铸机 来说,铸坯沿弧形轨道凝固,铸坯组织是非对称的,由于重力的作用,晶核易 沉积到外弧侧,所以,内弧侧柱状晶长度大于外弧侧。
高速钢如何进行更终热处理?为什么?使用状态的组织是什么
一般是淬火。也有软氮化的。提高硬度、耐磨性。细针马氏体。
W18Cr4v是什么钢,热处理工艺是?回火目的?更后组织?
W18Cr4V是钨系高速工具钢,具有较高的硬度、红硬性和高温强度,在500℃和600℃时硬度仍可分别保持在HRC57-58、HRC52-53,此外,还具有良好的高温强度和耐磨性,其热处理温度范围较宽、淬火不易过热、易于磨削加工、热加工和热处理过程不易氧化脱碳。对一般的被加工材料具有良好的切削性能。该钢的碳化物不均匀度、高温塑性均比钼系高速工具钢差。
W18Cr4V的铸态组织包括呈骨骼状的、碳化物片状与马氏体或屈氏体相间排列的莱氏体,以及黑色组织(δ偏析)和白色组织(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高速钢的铸态组织和化学成分尤其不均匀,而且热处理也不能改变,因而必须进行压力加工,将粗大的共晶碳化物打碎,并使其均匀分布,然后再用以制造各种刃具及模具
的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工艺为前处理是退火,温度为870~880度,保温2~3小时,然后800一840度预热,从1270一1280度分级淬火,分级温度为580一620,然后再560度进行三次回火,回火时保温1小时.w18cr4v含大量的合金元素:塑性差,导热性差,在快速加热时的热应力使之变形开裂,所以要在加热到淬火温度1270一1280度在800一840预热,对形状复杂者,还应在500一650增加一次预热.v,w等起主要起提高红硬性的元素要很高的温度下才溶解,但过高的温度又会使晶粒粗大,且w等合金元素都缩小a区,使得共析与共晶温度提高,因而选择1270一1280度.采用直接空冷,会析析出二次碳化物,从而降低钢的红硬性.淬火后的组织为m十碳化物十残余a(多达30%)在550一570度回火析出wc等引起二次硬化,a分解,析c,降低合金元素含量,使ms上升,从而造成二次淬火,一次回火,还有15%的残余a,二次回火残余a3%一5%,三次回火,只有1%一2%,更终得回火组织m十碳化物十极少量残余W18Cr4v是高速钢
热处理工艺较为复杂,必须经过退火、淬火、回火等一系列过程。退火的目的是消除应力,降低硬度,使显微组织均匀,便于淬火。退火温度一般为860~880℃。淬火时由于它的导热性差一般分两阶段进行。先在800~850℃预热(以免引起大的热应力),然后迅速加 热到淬火温度1220~1250℃,后油冷。工厂均采用盐炉加热。淬火后因内部组织还保留一部分(约30%)残余奥氏体没有转变成马氏体,影响了高速钢的性能。为使残余奥氏体转变,进一步提高硬度和耐磨性,一般要进行2~3次回火,回火温度560℃,每次保温1小时。高速钢(W18Cr4V)快速退火工艺,工件随炉升温至600---650度保温0.5----1小时,再以20---40度/小时继续升温至880----900度保温后以40---60度/小时降至780----800度等温,更后以30--40度/小时降至600---650度保温后出炉空冷。。。。
退火工艺不当有可能造成奥氏体晶粒得不到细化,组织得不到改善,强度韧性得不到提高,易引起晶粒异常长大及奈状断口的形成,对更终的的处理变形不利。
原文链接:优钢网 » 高速钢的铸态组织(高速钢的铸态组织图)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