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钢的轧制工艺及模具钢

本申请提供一种模具钢的轧制工艺及模具钢,属于轧钢技术领域。轧制工艺包括对模具钢依次轧制、轧后冷却及堆冷。轧制中更初四个道次平均压下率≥12%;更后三个道次时模具钢开轧温度为,目标厚度≤40mm的950-990℃、>40且≤60mm的940-980℃、>60mm的930-970℃。轧后冷却对模具钢目标厚度≤60mm的空冷、>60mm的水冷,水冷终冷温度800-860℃。模具钢由轧制工艺制得,厚度20mm-90mm的模具钢轧态硬度40- 60HRC ,厚度相同同种模具钢轧态硬度波动≤3HRC,厚度20mm-90mm同种模具钢轧态硬度极差≤7HRC。同批次模具钢轧态硬度波动范围小,仅回火处理即可交付。
1 .一种模具钢的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模具钢依次进行轧制处理、轧后冷却处理以及堆冷处理,其中,在所述轧制处理步骤中:更初四个道次的平均压下率≥12%;更后三个道次时,目标厚度≤40mm的所述模具钢的开轧温度为950-990℃,目标厚度>40且≤60mm的所述模具钢的开轧温度为940-980℃,目标厚度>60mm的所述模具钢的开轧温度为930-970℃;在所述轧后冷却处理步骤中:对目标厚度≤60mm的所述模具钢采用空冷处理,对目标厚度>60mm的所述模具钢采用水冷处理,所述水冷处理的终冷温度为800-8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钢的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轧制处理步骤中, 目标厚度≤30mm的所述模具钢的终轧温度为860-900℃,目标厚度>30mm的所述模具钢的终轧温度为900-9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钢的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轧后冷却处理步骤中,所述水冷处理的冷却速度为2-5℃/s。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钢的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冷处理的温度为200-3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钢的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轧制处理步骤中, 奥氏体再结晶区轧制的开轧温度为1050-115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钢的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轧制处理步骤之前的坯料加热步骤中,均热温度为1100-1280℃。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钢的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坯料加热步骤中,所述模具钢钢坯的入炉温度为250-500℃ ,每厘米厚度的所述模具钢钢坯的加热时间为10- 13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钢的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轧制处理步骤中, 目标厚度≤40mm的所述模具钢的轧制道次为13-14个道次,目标厚度>40mm且<90mm的所述模具钢的轧制道次为10-11个道次,目标厚度≥90mm的所述模具钢的轧制道次为8-9个道次。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模具钢的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堆冷处理后,对所述模具钢进行回火处理。
10..一种模具钢,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模具钢的轧制工艺制得, 厚度为20mm-90mm的所述模具钢的轧态硬度为40-60HRC,在同一种所述模具钢中,厚度相同的所述模具钢的轧态硬度波动≤3HRC,厚度为20mm-90mm的所述模具钢之间的轧态硬度的极差≤7HRC。
模具钢的轧制工艺及模具钢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轧钢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具钢的轧制工艺及模具钢。
背景技术
[0002] 合金模具板交付前都要进行预硬化热处理,使钢板的硬度符合交付要求。传统热轧工艺生产的钢板,因同一批钢板的轧态硬度波动大,预硬化处理时要采取“正火+回火”的热处理工艺,首先要进行正火将同一批钢板的硬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回火处理。而且在正火工序中,会引起钢板的表面氧化,会加重使用时表面铣削加工厚度而降低材料利用率。
原文链接:优钢网 » 模具钢的轧制工艺及模具钢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