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为什么模具钢抽芯在生产中经常断裂?_

欢迎点击了解↑
作者:张露、邓凌曲、刘运林、刘圣林
单位:南京泉丰汽车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来源:金属加工(热加工)杂志
H13钢热模钢广泛应用于压铸模具、热锻、良好的室温和高温性能,广泛应用于压铸模具、热锻模具和热挤压模具,需要高韧性和冷热疲劳阻力。目前,铝合金压铸模具主要使用H13钢,我公司也使用钢模芯。然而,在实际生产中,铝合金压铸模具的芯经常断裂。现在分析断裂,找到合理可行的方法来避免频繁断裂。
1.分析
(1)宏观断口分析
抽芯结构如图1所示,截面为椭圆形抽芯,长轴约80mm,短轴大约50mm,断裂接近图1中的横线。在压铸生产过程中,上下反复抽芯,生产约1.3000模次断裂,可见内腔有冷却水路,断裂如图2所示。整个断面分为初始断裂区、裂纹扩展区和更终断裂区。根据断裂线,裂纹源位于图3中显示的型腔内壁,呈台阶状,属于多源断裂。在随后的反复抽芯过程中,裂纹膨胀并更终断裂。
图1 抽芯模具的外观
图2 模具抽芯断口形状
图3 模具抽芯断口分析
(2)成分分析
抽芯横截面取样,直读光谱分析仪测量的化学成分如附表所示,可见抽芯的化学成分符合要求H13钢的标准。
模具钢测量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和H13钢化学成分比较(%)
C
Cr
Mn
Mo
Si
V
H13
0.37~0.42
5.0~5.5
0.2~0.5
1.2~1.75
0.8~1.2
0.8~1.2
实测
0.39
5.2
0.4
1.5
1.0
0.9
(3)显微分析
纵向和横向样块从工件开裂部分切割,研磨抛光腐蚀如图4和图5所示。纵向金相组织按照北美压铸协会带状组织/微观不均匀度评级标准进行《NADCA#207-2003,带状组织等级可接受,碳化物分布均匀。水平金相组织,基体为回火马氏体和小碳化物,晶粒7~8;洛氏硬度46~48HRC,符合硬度要求。金相组织正常,不是抽芯断裂的原因。
图4 带状组织
图5 基体组织
沿裂纹源裂纹源观察内腔壁附近的金相组织,发现内腔壁非常粗糙,有大量的横向裂纹,如图6所示。
图6 横向裂纹靠近内腔壁
与生产人员沟通了解到,抽芯内腔由电火花加工而成,无需其他处理即可投入生产。追溯当时的电火花加工工艺,并在一起H13模具钢样块上还原电火花加工工艺,金相分析如图7所示。根据当时的加工工艺,电火花白亮层更深可达50μm厚,电火花加工后,白色亮层立即出现微裂纹。由于抽芯内腔采用电火花加工工艺,必然会产生较厚的白色亮层和较多的微裂纹。在实际生产
图7 电火花加工后,白色亮层和微裂纹
考虑到泵芯内腔长期被冷却水包围,水质为普通自来水,在这种环境下容易腐蚀,如图8所示。水平裂纹中有大量的腐蚀性产物。当水温达到60时,泵芯的冷却水路℃在上述情况下,钙和镁离子容易分解结垢。当水冷却时,冷却水中的微溶性物质晶体沉淀,在芯腔内表面形成硫酸钙、碳酸钙等结垢。水中含有电解质,如溶解气体和腐蚀性盐H13模具钢接触时,由于电解质的作用,模具钢表面沉淀Fe2 ,内腔表面被腐蚀。与此同时,空气中的灰尘、杂物与冷却水混合,导致微生物繁殖,加速模具抽芯的腐蚀。
图8 横向裂纹中的腐蚀产物
这样,在电火花加工的微裂纹和冷却水对模具腐蚀的综合作用下,在抽芯上下反复提取的过程中,横向裂纹不断扩大,更终断裂。
2.改进和效果
基于上述断裂原因,必须改进电火花加工工艺。过去,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内腔经常采用大电流加工,产生的白色亮层非常厚。为了减少白色亮层的影响,必须采用小电流精细加工,同时加强电极本身的清洁度。当然,我们也应该考虑生产效率。经过多次调整,更终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将白色亮层降至平均10μm左右,如图9所示。
图9 改进电火花加工后的白亮层
之后,必须去除白色亮层,但人工抛光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抛光表面粗糙和不均匀,不均匀的表面也会成为断裂的起点。为了更大限度地减少这种不均匀的表面,采用了电解抛光的方法。抛光芯内腔为阳极,不溶性金属为阴极,两极同时浸入电解中,通过直流产生有选择性
为减少泵芯内腔冷却水对内壁的腐蚀,在冷却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缓蚀剂和阻垢剂。在上述措施的保护下,8万多个模次仍然良好,无断裂倾向。
3.结语
(1)模具电火花加工后,必须去除白亮层,电解抛光腔表面,增加光洁度,防止微裂纹的产生和扩展。
(2)在普通自来水环境中,冷却水路的泵芯腔会腐蚀和断裂。在冷却水中加入定量的缓蚀剂和阻垢剂,有效减少腐蚀,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投稿须知
《金属加工(热加工)》杂志热处理栏提交范围:前沿金属材料研究、先进实用的热处理技术、整体热处理、热处理设备开发、淬火冷却技术、材料检测分析、热温测量控制、零件故障分析等。
请联系朱光明,
购买热处理设备和投递广告请咨询
手机:
暴点↓↓更多精彩的知识↙↙
原文链接:优钢网 » H为什么模具钢抽芯在生产中经常断裂?_
发表评论